【我为群众办实事】沙洲村“三支队伍”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出路
2021-06-23 10:34:4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何慧 | 作者:朱文岗         

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,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,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。汝城是革命老区,是湘南起义的策源地、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所在地,更是“半条被子”故事的发生地。我县把学党史和办实事相结合,引导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,在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自觉践行初心使命。

长沙台实习记者 叶芊仪:这里是“半条被子”故事发生地旧址,也是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故居,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,每天往来的游客也为村民们带来了收入。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,以“党建+”模式推进,以“旅游+”模式扩展,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香喷喷的“旅游饭”。

临近中午,村民朱小红开的小饭店开始热闹起来。朱小红曾是村上建档立卡贫困户,2017年村干部专门请厨师对村民进行免费培训,让他从此有了一门炒菜的好手艺,也有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。去年家庭年收入超过15万元,随着外来客流的不断增加,今年他更是把目标定到了30万。

文明瑶族乡沙洲村餐饮店经营户 朱小红:要感谢党和政府。我取朱小红这个名字,我奶奶就是要我继承红军精神传承红军精神。

村民朱中慧流转了村里100多亩土地,种植柰李、鹰嘴桃、杨梅等特色水果,去年开始丰产,亩均效益达到1万元左右,今年果树挂果良好,眼见丰收在望。

文明瑶族乡沙洲农旅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朱中慧:政府也开过很多会议,引进过很多客户,价格方面就有所提高,不然就惨了。

朱中慧是党员朱向勇的联点对象之一,在沙洲村每名党员都会联点帮扶5户村民。

汝城县沙洲村党员 朱向勇:我们党员会指导他们的技术,比如剪枝、套袋,把他们生产生活一些急需的问题,想办法解决掉。

党建引领,党员带头。沙洲村党支部健全完善了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,辅以村民议事会、合作社等村民自治组织结构的运行机制,村支两委负责人大都舍弃副业,全心全意投入到服务工作中,“乡村工作队”“村干部”“乡干部”三支队伍,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走村入户,解难题、谋出路。

文明瑶族乡副乡长 朱向群:原来的时候共产党人给了沙洲村半条被子,现在我们同样的共产党人也会给我们沙洲村带来幸福日子。


责编:何慧

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热点
政务要闻
专栏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